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推动案例教学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加强课程思政经验共享,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院推出课程思政系列优秀案例。
2022年1月,本科生院已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进行推送宣传。近期,课程思政案例版块将陆续为大家展示北京交通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风采。本期推出的是:2020年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轨道车辆设计》(课程负责人:金新灿,教学团队成员:任尊松、徐宁)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高速列车头形设计与实现
完成人:金新灿
审核人:史红梅
一
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轨道车辆设计
授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大三本科生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简介:
《轨道车辆设计》是集机构设计与运动学、流体力学和控制学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轨道车辆主要组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基本减震—悬挂装置系统的设计分析;主要机构和部件的设计、基本运动分析、强度分析与校核计算和评价等。课程特点主要体现在要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对轨道车辆产品设计中的智能化、绿色、环保发展的需求。
2020年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负责人:金新灿,教学团队成员:任尊松、徐宁。
2020年学校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课程负责人:金新灿。
案例简介:
本案例为《轨道车辆设计》教学大纲中的第25节课(共48节),时长50分钟,“高速列车头形设计与实现”是高速列车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高铁列车是怎么设计出来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高科技?有哪些具体列车的设计?”
1、知识传授
(1)理解仿生学和流体力学的设计原理及内涵;(2)准确挖掘流体动力学方面的关键特征,进行抽象化,再将之提炼成车头造型的主体设计要素;(3)掌握在满足空气动力学性能下,高铁车头在外形设计上形成的一些共同特征要素。
2、能力培养
应用所学的仿生学和流体力学的设计原理知识,结合现有多种动车组车头外形设计,从工程角度对方案特点进行分析并进行初步设计。
3、价值塑造
(1)学习善于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勤于思考、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2)提高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真正的高科技创新人才;(3)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
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
1、制度自信
京张智能高铁在刚结束的冬奥会上的优越表现,与外形设计密不可分,充分展示了“中国高铁速度,领跑世界”。开阔了学生视野,引导关注交通强国战略,体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增强了制度自信,进一步提升了自信心和自豪感。
2、“高铁工匠”精神
从高铁头型设计结构的发展和创新,源于“高铁工匠”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通过努力,为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精神。“高铁工匠”精神是一种对科技发展精益求精,对民族复兴持之以恒的时代精神。
高铁输出标准,源于“高铁工匠”们学优则教、以己渡人的“传道者”精神。在不断提高自身高铁技艺的同时,“高铁工匠”们努力为打造中国高铁品牌,追求卓越的高铁精神而奋斗,更乐意成为我国高铁在进军国际市场中,输出标准的“园丁”。正是一代“高铁工匠”们甘愿无私奉献,中国高铁才得以逆袭,中国高铁标准才得以走进越来越多的国家。
3、责任感和使命感
聚焦交通强国,引导学生感悟新时期铁路人要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追求卓越,勇于担当作为,科学严谨,不断探索高铁列车科技创新,为中国高铁领跑世界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也是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旅行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
三
案例教学整体设计
(一)教学设计
通过播放视频“中国速度,领跑世界”,吸引同学们的兴趣,自然引入高铁列车头型设计的重要性。以“高铁列车是怎么设计出来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高科技?”等为切入点,融入“高铁工匠”精神、责任感和使命感、制度自信等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案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包含课堂讲授、雨课堂、视频播放与讨论等,开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精神。通过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
(二)教学实践
本讲内容采用启发式、案例分析、探究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使用“雨课堂”实时检查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以“中国速度,领跑世界”为切入点,结合学生出行的快速、便捷的体验感受,提炼出课程的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表1 教学内容、过程及设计
(三)教学反思
在高铁列车头形设计内容中融入思政要素后,发挥课堂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推动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充分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专注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最关键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
改进思路:需要及时关注相关领域最新科技进展,课程思政内容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发展,适应最新高铁技术不断发展的需求。
往
期
阅
读
1.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信号与系统》: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抽样
2.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课程思政融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行车调度指挥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3.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三)|《电磁场与电磁波》: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四)|《会计学原理》:分析京沪高铁报表 激发爱路报国情怀
8.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八)|《无线通信基础》:回顾无线通信发展史,立志科技报国,在伟大梦想中成就事业
9.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九)|《数据库系统原理》:家国情怀、全面发展
10.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物流学》:我国物流发展辉煌的历程——自豪与使命
11.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一)|《经济学原理》:强化思政教育,激发爱国情怀
12.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二)|《供应链管理》:“啤酒游戏”课堂情境学习项目
13.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三)|《交通运输设备》:新时代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建设伟大成就
14.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小故事与大道理
15.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五)|《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工科课堂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6.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六)|《几何与代数(B)》:从一道行列式问题谈秦九韶
17.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七)|《生活中的生物学》:由宿舍睡眠话题引发的制度自信讨论
18.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八)|《建筑设计Ⅲ》:一横一纵、多点协同的“建筑设计Ⅲ”课程思政建设
19.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九)|《知识产权法(A)》: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
20.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大学英语预科课程I、II》:传中华文化思想、塑国际人才信念
21.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一)|《广告学概论》:公益广告分析与策划
22.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二)|《操作系统》:内存管理之虚拟内存
23.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三)|《体育I》:传承太极拳 坚定文化自信
24.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四)|《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思政科教相融的并行接口对分教学设计
25.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五)|《经典控制理论》:润物细无声:经典控制理论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26.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六)|《操作系统(A)》:直面操作系统困局、激励自主可控担当
27.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七)|《运输经济学》:见证中国铁路发展,砥砺交通强国之志
28.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八)|《运输组织学》: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
29.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九)|《交通设计》: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的《交通设计》
30.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三十)|《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世界一流的集装箱码头,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31.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三十一)|《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中茅以升精神的传承
32.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三十二)|《环境工程专业导论(全英文)》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设计与思考
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端查看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