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推动案例教学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加强课程思政经验共享,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院推出课程思政系列优秀案例。
2022年1月,本科生院已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进行推送宣传。近期,课程思政案例版块将陆续为大家展示北京交通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风采。本期推出的是:2020年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课程负责人:朱晓宁,教学团队成员:王力,李笑红)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世界一流的集装箱码头,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完成人:王力、朱晓宁
审核人:陈军华
一
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
授课对象:交通运输专业、物流工程专业本科生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课程简介:《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是交通运输类和物流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可以了解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发展动态,掌握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基础理论和方法,对集装箱多式联运过程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整体性的了解,为从事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本课程2020年获评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课程负责人:朱晓宁,教学团队成员:王力;2020年获评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负责人:朱晓宁,教学团队成员:王力,李笑红。
案例简介:结合本课程教学内容和相关热点问题及疫情期间货物运输的新形势,设计了“世界一流的集装箱码头,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思政案例,通过纵向对比体现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通过横向对比体现出目前中国在世界贸易、世界航运业、制造业举足轻重的作用,阐明了大国“工匠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倡导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加民族自豪感。
二
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设计了《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课程思政案例,通过教学环节设计,实现课程知识点和思政案例内容有机融合,力求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思政案例中涉及的上海港、振华重工、长兴岛造船基地、洋山港四期,代表了世界航运业、制造业的最高水平,上述成果均是新时代中国创新的产物,是新发展理念的表现,是我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重要支撑。学生通过对此案例的学习,不仅树立了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也深刻的认识到了70多年来,我国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释放出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动能。
三
案例教学整体设计
(一)教学设计
根据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合理嵌入思政要素,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思政案例融入的主要思路为:
(1)结合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和德国不莱梅大学航运经济研究所的世界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变化趋势,引出我国目前在世界贸易和世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和举足轻重的地位,聚焦到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融入“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的思政案例内容,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
(2)结合课程装卸机械知识点,分析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集装箱装卸设备的厂家,通过市场份额的占比,引出我国目前在港口制造业举足轻重地位,融入“世界上最先进港口装卸设备制造企业——振华重工”的思政案例内容,弘扬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神”。
(3)结合课程装卸作业对象知识点,分析集装箱船舶载箱量的变化过程,举例分析目前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舶,引出我国目前在船舶制造业举足轻重地位,融入“世界最大修造船基地——长兴岛造船基地”的思政案例内容,倡导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4)结合疫情期间货物运输的新形势,融入“疫情下的中国无人自动化码头——洋山港四期码头”的思政案例内容,通过分析疫情期间我国世界上最先进的无人自动化码头发挥的巨大作用,展示了我国作为港口大国和制造业大国的实力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增加民族自豪感。
在上述思政案例内容融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分析我国集装箱码头的快速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集装箱码头,对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助力和推动。
(二)教学实践
结合本课程第六章“集装箱货运站及码头”相关知识点和教学内容,对思政案例的融入进行了设计,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思政案例融入设计
(三)教学反思
本思政案例在2020-2021-2、2021-2022-2学期的课堂进行应用,通过课堂的实时互动交流和课程设计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思政案例教学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缺少有效的评价方法对课程思政效果进行评价,后期需要有针对性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和改进方法,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改进。
往
期
阅
读
1.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信号与系统》: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抽样
2.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课程思政融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行车调度指挥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3.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三)|《电磁场与电磁波》: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四)|《会计学原理》:分析京沪高铁报表 激发爱路报国情怀
8.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八)|《无线通信基础》:回顾无线通信发展史,立志科技报国,在伟大梦想中成就事业
9.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九)|《数据库系统原理》:家国情怀、全面发展
10.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物流学》:我国物流发展辉煌的历程——自豪与使命
11.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一)|《经济学原理》:强化思政教育,激发爱国情怀
12.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二)|《供应链管理》:“啤酒游戏”课堂情境学习项目
13.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三)|《交通运输设备》:新时代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建设伟大成就
14.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小故事与大道理
15.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五)|《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工科课堂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6.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六)|《几何与代数(B)》:从一道行列式问题谈秦九韶
17.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七)|《生活中的生物学》:由宿舍睡眠话题引发的制度自信讨论
18.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八)|《建筑设计Ⅲ》:一横一纵、多点协同的“建筑设计Ⅲ”课程思政建设
19.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九)|《知识产权法(A)》: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
20.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大学英语预科课程I、II》:传中华文化思想、塑国际人才信念
21.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一)|《广告学概论》:公益广告分析与策划
22.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二)|《操作系统》:内存管理之虚拟内存
23.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三)|《体育I》:传承太极拳 坚定文化自信
24.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四)|《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思政科教相融的并行接口对分教学设计
25.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五)|《经典控制理论》:润物细无声:经典控制理论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26.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六)|《操作系统(A)》:直面操作系统困局、激励自主可控担当
27.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七)|《运输经济学》:见证中国铁路发展,砥砺交通强国之志
28.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八)|《运输组织学》: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
29.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九)|《交通设计》: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的《交通设计》
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端查看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