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推动案例教学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加强课程思政经验共享,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院推出课程思政系列优秀案例。
2022年1月,本科生院已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进行推送宣传。近期,课程思政案例版块将陆续为大家展示北京交通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风采。本期推出的是:2020年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运输组织学》(课程负责人:何世伟,教学团队成员:聂磊、魏玉光、赵鹏、朱晓宁、孙全欣、韩学雷、乐逸祥、景云、黎浩东、张进川、谭宇燕、佟璐)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
完成人:何世伟、黎浩东
审核人:陈军华
一
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运输组织学
授课对象:交通运输专业大三学生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课程简介:《运输组织学》是铁路运输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的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共48学时,3学分。本课程是为适应21世纪大学本科专业教育“宽口径、厚基础、大平台”人才培养要求的驱动重新设计与建设的,依托教材《运输组织学》列入国家规划精品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课程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课程教学团队获评“交通运输类专业平台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已成为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国家级一流专业、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最具特色专业主干课之一。
2020年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负责人:何世伟,教学团队成员:聂磊、魏玉光、赵鹏、朱晓宁、孙全欣、韩学雷、乐逸祥、景云、黎浩东、张进川、谭宇燕、佟璐
案例简介:
“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为课程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讲解交通运输线路及通道的定义,交通运输网络规划的原则与方法等内容。
知识传授方面,依据要讲授的课程内容深度,依次递进讲解基础知识点(普识)、延伸拓展知识点(专识)、研究性学习知识点(创识),其中创识指通过导入最新的教学科研成果,形成研究性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创新动能。
能力培养方面,通过课堂授课强化基础知识、延伸拓展知识的学习,辅以研究性学习知识点的设计实现知识图谱延伸;通过布置最新文献阅读、创新型课程设计等方式,完成基础能力与拓展能力的培养。
价值塑造方面,通过国家政策、发展规划的解读,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思政要素,通过重大历史人物、事件的挖掘,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二
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
课程组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国家政策、发展规划的解读,以及重大人物与事件的挖掘,实现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无缝衔接。
(1)引入国家政策与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树立科技强国的使命感
课程教授过程中,融入相关国家政策与发展趋势的介绍,使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的使命感。如引入最新交通线网和通道规划政策和文件分析,使学生了解《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文件,通过国家最新规划与政策的介绍,使学生把握国内近年来线网与通道规划现状与趋势。
(2)艰辛历史与伟大成就介绍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爱国情怀
对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艰辛历史进行介绍分析,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如在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亲自设计和主持下,我国自行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线路——京张铁路。再到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对中国铁路网络提出的一系列构想。然后介绍了我国经过不断改革创新,铁路运输所取得的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例如“高铁名片”“中欧班列”“抗疫班列”,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
三
案例教学整体设计
(一)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的教学分为知识点回顾、内容简介、知识点详细讲授、总结及课后学习内容布置,共4个环节。
第一步:知识点回顾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核心知识点,从中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介绍本节内容和本节的具体教学要求
介绍本节的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出讲授内容:交通运输线网规划理论与方法。
第三步:课程内容讲授
1、交通运输网络和线路、通道的定义和特点(普识)
要求学生提前观看MOOC学习本部分内容。
该部分内容以理论为主。
讲授:交通运输网络和线路、通道的定义和特点
2、国家交通网络与通道发展现状分析(思政与专识结合)
提问: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网是哪“四纵四横”线路?
引出:我国高铁发展和综合交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观看“中国铁路发展艰辛历程”
引出:国家交通网络与通道发展现状分析。
目的:回顾我国铁路发展的艰辛历程,使学生感受到发展的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展示国内交通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分析现存问题,引发同学思考。
3、国家相关规划与发展趋势分析(思政与专识结合)
提问:我国现在发布了那些相关顶层规划文件或发展纲要?
引出:国家相关规划
目的:使学生了解在通过国家最新规划与发展趋势的分析,使学生把握国内近年来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发展趋势,了解加强网络与通道顶层规划的重要意义,树立交通强国的使命感。
4、研究性教学-通道规划理论(专识)
提问:通道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哪些?
引出:通道规划的前期调研和步骤。
讲授:通道规划理论。
5、研究性教学-网络规划理论(专识)
提问:网络规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或者说网络规划的注意点?
引出:网络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
讲授:网络规划理论。
第四步:总结、提问及课后学习内容布置(创识)
总结:我国交通取得的伟大成就,存在的发展问题,发布的规划文件;通道规划和网络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内容。
布置课后学习作业。
(二)教学实践
(三)教学反思
经过两年的实践教学,内容日趋完善。学生对于国家交通运输发展取得的成就及未来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人物与事件都有基本的了解,在本节内容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相关内容,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于国家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自信。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思政教学效果良好。下一步将在“交通强国”战略驱动下,持续更新思政内容,优化思政元素,提升教学质量。
往
期
阅
读
1.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信号与系统》: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抽样
2.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课程思政融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行车调度指挥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3.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三)|《电磁场与电磁波》: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四)|《会计学原理》:分析京沪高铁报表 激发爱路报国情怀
8.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八)|《无线通信基础》:回顾无线通信发展史,立志科技报国,在伟大梦想中成就事业
9.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九)|《数据库系统原理》:家国情怀、全面发展
10.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物流学》:我国物流发展辉煌的历程——自豪与使命
11.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一)|《经济学原理》:强化思政教育,激发爱国情怀
12.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二)|《供应链管理》:“啤酒游戏”课堂情境学习项目
13.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三)|《交通运输设备》:新时代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建设伟大成就
14.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小故事与大道理
15.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五)|《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工科课堂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6.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六)|《几何与代数(B)》:从一道行列式问题谈秦九韶
17.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七)|《生活中的生物学》:由宿舍睡眠话题引发的制度自信讨论
18.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八)|《建筑设计Ⅲ》:一横一纵、多点协同的“建筑设计Ⅲ”课程思政建设
19.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十九)|《知识产权法(A)》: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
20.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大学英语预科课程I、II》:传中华文化思想、塑国际人才信念
21.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一)|《广告学概论》:公益广告分析与策划
22.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二)|《操作系统》:内存管理之虚拟内存
23.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三)|《体育I》:传承太极拳 坚定文化自信
24.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四)|《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思政科教相融的并行接口对分教学设计
25.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五)|《经典控制理论》:润物细无声:经典控制理论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26.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六)|《操作系统(A)》:直面操作系统困局、激励自主可控担当
27.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十七)|《运输经济学》:见证中国铁路发展,砥砺交通强国之志
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端查看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