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我校《智能车控制虚拟仿真实验》、《5G电波传播与无线信道测量虚拟仿真实验》和《城市电气化交通系统高效用能虚拟仿真实验》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是教育部建设五大类型“金课”之一,是国家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与实验教学项目深度结合、持续强化内涵发展建设、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我校高度重视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工作,截止目前,我校共建设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真项目4个,国家级一流虚拟仿真课程7门,省部级2门,校级38门。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坚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本科虚拟仿真课程建设,树立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实验教学课程改革创新,加快建成交大特色一流本科实验课程体系。
附:入选课程简介
1、智能车控制虚拟仿真实验
智能车控制虚拟仿真实验依托“国家级轨道交通通信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以自动化行业发展前沿机器人技术为选题开发,以学生自主设计为基本要求,引导学生洞悉、探索学科前沿,关心我国机器人应用领域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研究探索和创新兴趣,为我国自动化发展贡献力量。
智能车控制虚拟仿实验秉承“虚实结合,以虚促实,虚为实补,实为虚延”理念,在带领学生认知和掌握智能车开发的过程中,建立智能车运动学模型和控制器模型。引导学生基于模型,掌握智能车控制系统设计的科学方法。摆脱了智能车专业测试场地限制和时间限制,快速完成智能车实验的理论认知和实践应用能力储备,有效地拓展了实验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了实验效果,凸显了虚拟仿真实验的优势。
智能车控制虚拟仿真实验2022年上线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www.ilab-x.com)以来,共计有接近5000人次访问,并已经向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青岛大学的自动化专业进行了教学推广应用,获得应用单位好评。在校内,也同步服务于各类相关课程实验及大学生智能车竞赛赛前培训,目前使用人数已经超过1000人。
欢迎所有对智能车项目感兴趣的同学们关注这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课程组将持续为大家提供教学服务和技术支持。实验交流QQ群:909935826。
平台链接:https://www.ilab-x.com/details/page?id=7046&isView=true
2、5G电波传播与无线信道测量虚拟仿真实验
北京市教学名师刘颖教授领衔团队,对接5G产业发展,坚持科教融合、产学融合,将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了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特点,研发了5G电波传播与无线信道测量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秉承“能实不虚,虚实结合,虚中见实,以虚补实”的原则,在构建的高逼真北京交通大学校园3D场景中,实现了无线电波传播的可视化,支持学生操作多种通信仪表开展测量,而且对接了5G网络建设,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实验存在的无线电波“看不见”、干扰现网“做不了”、设备昂贵“做不起”、搭建周期长“等不及”等突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实验上线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www.ilab-x.com)一年多来,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50多所高校近20000名学生访问了实验系统,其中近4000人次完成实验,学生反映良好。
平台链接:https://www.ilab-x.com/details/page?id=7047&isView=true
3、城市电气化交通系统高效用能虚拟仿真实验
在国家“双碳”目标与教育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电气工程学院许寅教授结合人才培养需求与学校特色学科,建设了《城市电气化交通系统高效用能虚拟仿真实验》
课程实验内容涉及电气、交通两大学科交叉领域,涵盖了城市配电网中轨道交通和规模化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的高效用能问题。实验设计运用前沿的虚拟仿真技术,既真实还原了电气化交通系统的用能场景、又提供了可“积木式”灵活搭建的模块化电气-交通配电网系统,给学生提供了探索与试错空间,保证了实验内容的挑战性、高阶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思辨能力。在实验项目内容中,通过介绍“双碳”目标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使学生了解电气化交通系统在其中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
实验2021年上线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www.ilab-x.com)以来,年均承担课内实验11000人次数,课外实验1500人时数。平台链接:https://www.ilab-x.com/details/page?id=7045&isView=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