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
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成果完成年份
|
2005
|
成果级别
|
国家级
|
成果获奖等级
|
国家级二等奖
|
本成果完成人
|
王移芝 贾卓生
罗四维
朱卫东 赵宏
|
成果内容简介
|
1.构建了课程体系,更新了教学内容
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出发,按照重基础、强实践,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原则建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三层结构的课程体系,并应用于2001=2003级教学中。2.研制了8门网络课程和电子教案
研制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等8门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并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强调整体教学设计,包含了教学大纲、网络课件、电子教案、实验案例、在线测试等多种教学媒体。
3.研制了支持网络教学的网上学堂教学支撑平台软件
利用该平台配合课堂教学,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如在线课堂、作业评判、网上答疑等教学活动。该软件系统稳定可靠、功能实用、方便教学。
4.研制了基于Web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线考试系统
利用该系统于2002年开始实现了无纸化考试,每学年有“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硬件基础”3门课使用该系统进行考试。
5.建设了3门课程的题库
研究建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硬件基础”3门课程的试题指标体系和试题库。
6.出版了高水平的教材
编写并出版了6本教材,其中《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材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和《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两本教材被列为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两本教材被列为新世纪网络课程教材。
7.主持并完成多项教学改革项目
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世行贷款”和“新世纪网络建设工程”等项目共3项、北京市1项、校级8项。正在进行国家级和北京市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各1项。
8.成果交流与发表论文
加强对外交流,接待多所高校同行的访问和考察,并多次应邀在各种会议上做有关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报告,先后向百余所高校,数百名教师介绍了我校的成果和经验。在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在各类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0余篇、学术论文数十篇,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9.培育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大力开展教学研究,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并邀请学术造诣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指导。几年来,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和培训,培养和锻炼出了一支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其中,2人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奖、1人评为北京交大优秀教师标兵、1人评为校示范课教师、7人评为校优秀主讲教师、2人获校智瑾教学奖、2人获北京交大詹天佑科技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