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电信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专题报告

一、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方案

学院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体延续2023年的建设目标与建设方案,全面落实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建设课程思政案例、课程思政微课;继续收集课程思政教学元素、教学资源,建设电子信息类课程思政案例库;以2024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强化本科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课程思政建设具体措施

1.在每学期初召开的系副主任、研究所本科教学负责人工作交流会上传达持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

2.继续建设思政案例库,巩固一流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根植专业和课程特点,挖掘提炼课程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优化课程思政供给,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

3.将前期评审修订后的课程思政案例在学院公众号完成十九期推送。

4.动员、支持课程思政建设基础较好的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微课制作;通过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做好课程上线后的宣传工作。

5.名师示范和指导,在课程思政建设、评比中对参评课程组、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在教学督导听课、教学资料检查等环节落实对课程思政内容的督导检查;在本年度青教赛学院选拔、指导环节,重点关注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

6.组织动员申报校级教改项目课程思政建设类项目。

7.学院继续推进国家级一流课程开展优质教案建设,将课程思政案例建设成果进一步细化落实,提升课程思政成效。

三、建设成效及推广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凝练课程教案,细化包括课程思政在内的教学方案,获评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教案课件。

“模拟电子技术”“无线通信基础”“通信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上线新华网“新华思政---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实现学院主持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全覆盖,浏览量10+,上线课程数量和浏览量均居学校首位。“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电磁波”课程作为国家级示范课程在人民网“人民公开课”栏目继续引领电子信息类课程思政案例建设。

陈后金教授主讲的《信号与系统》全学时系列示范课上线云光讲堂通过介绍、分享北京交通大学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学历程和教学方法,帮助学员解决学习中的痛点和困惑,通过名师示范,不仅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精髓,更能带动相关专业青年教师的共同成长,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等32023年度校级教改项目课程思政建设类项目顺利结题,两项课程思政微课制作课程也已完成制作;“通信工程专业实习”课程思政建设等2项获批2024年度校级教改项目课程思政建设类项目。

四、课程思政建设特色与创新

1. 学院持续布局和推进一流课程课程思政资源的建设和示范辐射,2024年“模拟电子技术”“无线通信基础”“通信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上线新华网“新华思政---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实现学院主持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全覆盖,学院第一时间在学院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对成果进行了推送。


2.利用学院微信公众号对课程思政案例进行推送,共计19期,涵盖了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选修、实验课程等各类课程,加强示范辐射,加深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理解。

 

五、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案例

六、工作反思

1.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2.教师课程思政培训资源需要不断挖掘,教师课程思政运用效果需要持续观察。

3.思政教学团队培育仍需加强。

4.课程思政设计和运用对提高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案例设计等竞赛成绩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是能够将比较“硬核”的理工类课程部分知识转化为评委更容易理解的方式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此方面还要继续加深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