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计算机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总结

一、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方案

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紧密结合学科特色,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内涵建设,不仅做到从广度上全面展开,还要做到从深度上有效实施,助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课程思政建设具体措施

1. 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理念和思政能力

要求课程组定期和不定期组织集体学习,对课程思政深入解读,加深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及原则等的理解,提高每位老师对加强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全面理解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

2. 多个教学环节协同思政育人

除了在理论课和实践课中开展思政教育,还要求毕业设计导师、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以及各种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在日常指导活动中融入思政要素,每个教师都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全方位、立体化地协同进行思政教育。

3. 专项教改支持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研究和实践

组织教师积极申请学校课程思政教改项目,获评6项,包括“物联网组网技术”课程思政建设、“医学数据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思政建设、“大数据安全与数据隐私保护”课程思政建设、“视觉认知计算与图像语义理解”课程思政建设、“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炼总结建设经验和模式。

4. 构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经过前几年课程思政建设,学院所有课程都开展了课程思政工作,大部分教师能够在课程教学中结合专业知识点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但还存在课程思政和专业教学脱节的问题。结合2024版培养方案修订,以及学院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突出工科专业特点和育人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从专业层面完善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及实施方案和策略。

5. 组织举办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学院举办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并邀请多位专家对参赛教师逐一进行点评和辅导。比赛包括材料评审和现场评审两部分。每位参赛教师撰写了4000字左右的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报告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思考,包括课程思政的开展,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举措、过程与成效。

三、建设成效及推广应用

1. 形成了具有学科特色的课程思政

以专业导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抓手,形成了“具有学科特色”的思政教学模式和“可推广共享”的思政教学资源。“具有学科特色”的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为国争光的使命感,抓住信息技术进步为我国带来的重大机遇,将计算机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以自主可控的国产化IT产品进行替代,解决处处受困于人的困局,确保国家信息安全。成功经验向校内其它专业和其它高校计算机专业辐射。

2. 撰写了国家级一流课程的思政案例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操作系统》课程组精心撰写了课程思政案例,学校将对这些案例汇编成册《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一流课程优秀课程思政案例集(第二辑)》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 选拔了1名教师参加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赛道的比赛

学院举办2023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选出特等奖1名:丁丁,一等奖3名:赵佳、夏佳楠、王雯,他们将代表学院参加第四届北京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赵佳将参加课程思政赛道的比赛。

四、课程思政建设特色与创新

提出了“纵向贯通”的全方位、立体化沉浸式思政教育模式

首先,保证学生入学后的每个学期均有对应的主干课程融入沉浸式思政教育,如《计算机专业导论》、《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等,这些专业核心主干课涵盖了学院大一、大二和大三本科生,使学生在校前三年都能接受到优秀专业课教师的思政引领。在大四学年,学院要求每个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以身作责,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人生感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纵向贯通”的思政体系使每个学生在每个学期都能在专业课堂接受专业教师所传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课程思政四年贯通不断,覆盖学院全体在校本科生。

五、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案例

直面操作系统困局、激励自主可控担当

该案例来自计算机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操作系统》,完成人是翟高寿、黄华、何永忠、杨武杰、金一、董兴业。

1操作系统在中国的研发历程(课件示例)

本案例属于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之第五节“操作系统发展与演化”,其主要内容是操作系统的诞生、发展及国内外现状。本案例教学目标包括:(1)传授操作系统产生的计算机硬件技术背景、发展动力、演化历程、典型实例及国内外现状;(2)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分析讨论、辩证思维的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操作系统自主可控研发伟大事业重任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在“知行”实践中积极向上、追求卓越、互助协作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和团队精神。

2 关于UNIX研发人员暨图灵奖获得者介绍的慕课视频

 

根据本案例内容,总结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如下:(1)结合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客观分析我国操作系统内核短板尚未突破的现实困局,讨论聚焦桌面操作系统业已取得长足进步并开花结果的发展态势,还有近些年美西方打压我国发展无所不用其极的卑劣嘴脸,激发学生勇于担当、积极投身国家重大需求的爱国热情;(2)结合操作系统发展中的典型实例譬如UnixOS/360,适时引入操作系统领域图灵奖获得者及贡献,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3)结合典型操作系统譬如UnixDOS/WindowsLinux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知行合一、精益求精、与时俱进、团队协作的意识与能力。

六、工作反思

1. 2023年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及不足

课程思政评价机制有待健全,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还需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融入方式还需创新。

2. 下一步工作计划

将课程思政开展情况纳入教师的考核评价工作中,奖励课程思政方面的优秀教师,为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供制度保障。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课程思政专题讲座培训,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理解,引导教师贴近社会的客观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灵活选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研讨等教学方法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