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机电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专题报告
一、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方案
(2022年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方案)
全面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持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培育并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组织申报了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二、课程思政建设具体措施
(2022年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举措,以及保证措施有效落实的方法与机制)
1.思政内容贯穿全部专业课大纲
落实巡视问题整改,根据学校“关于进一步明确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的通知”,第一时间召开专业负责人会议,制定大纲修订模板,160门专业课教学大纲全部落实课程思政内容。结合专业课程、知识点、合理设计切入点和思政点,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
2.教改立项,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依托校级教改立项,立项建设9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遴选了一批有特色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发挥其示范性、引领性和辐射性,促进课程思政建设。
三、建设成效及推广应用
(2022年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效,开展师资培训、经验交流、观摩研讨、优质资源共享等学习培训及推广应用情况)
1.加强培训,增进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举办“课程思政建设”专题培训。组织专业教师认真学习《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要求专业教师认真领会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深入发掘各专业课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将知识、能力、价值塑造有效融合到每门课程当中。
2.强化课程思政示范课培育
《机械原理》获评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负责人和团队获评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自动控制原理》获评北京交通大学2022年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获认定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3. 发挥示范课示范辐射作用
《机械原理》课程在新华网新华思政平台上线展播。房海蓉和张英老师参加“立德树人·强化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新华网北京交通大学专场系列直播讲座。
发挥各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示范辐射作用,组织征集思政教学优秀案例35个,并上传课程平台“课程思政案例库”。
四、课程思政建设特色与创新
(2022年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典型经验、特色与创新点)
1. 《机械原理》教学团队建设典型经验
《机械原理》课程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及机械类专业特色,根据课程特点及其在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顶层设计和教学实施,通过科教融合更新教学内容,通过项目及专题研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基于信息技术丰富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学生形成性考核评价和课程质量评价促进课程持续改进,与此同时,深入挖掘课程育人功能,提出“四融合一示范”课程思政建设策略,通过“教学内容与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培养相融合,教学活动与知识见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相融合,教学环节与思想品德、职业素养培养相融合,学习过程与科学思维、行为习惯培养相融合,以及教师立身行己的示范作用”,将教书育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及实践活动全过程,强化学生在智能制造强国战略中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同向同行。
2.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团队建设典型经验
该课程教学总体理念是注重启发、激发兴趣、学以致用、持续改进。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理论难度大,难于理解,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控制系统融入课程内容。为了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开展了多维度教学改革。借鉴闭环控制系统反馈理念,以“培养学生科技强国使命担当、思辨科学精神、良好工程素养”的课程思政目标为输入,通过教学资源建设、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性专题、融入知识点的思政案例库和前沿热点库建设等方面进行课程建设改革,并相应地建立覆盖教学全过程的多元实时评价考核方法形成反馈闭环,构建反向促进、循环递进的持续改进机制。
五、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案例
(选取2022年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1-2个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和分析,图文并茂)
1. 《自动控制原理》典型案例
知识点:二阶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切入点:从阻尼比的不同取值来分析阻尼比对二阶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在稳定性的前提下,控制系统追求快速性和平稳性。阻尼比大于1时为过阻尼状态,系统单调收敛,响应速度较慢,阻尼比在0-1范围时为欠阻尼状态,系统震荡收敛,动态性能兼顾快速性和平稳性,尤其是阻尼比0.707为最佳工程参数。引出问题:欠阻尼状态对所有控制系统都适用吗?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电梯为例,对电梯而言,平稳性是首要需求,不允许振荡的发生,欠阻尼状态不适合电梯控制系统。
思政点:通过以上分析,说明在控制系统设计时,应首先考虑实际应用需求,再确定设计准则。培养学生从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抓住关键、找准重点的思维方式,理解科学知识与工程实践的辩证统一。
六、工作反思
(2022年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中发现的问题、不足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加强各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的培育,发挥示范课的示范辐射作用,建设一批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2. 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充分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使教师立足学科的学术内涵和传承脉络,努力挖掘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炼出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文化自信等要素,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
3. 促进各专业课程依托基层教学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讨,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点与知识点有机结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