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方案
2021年,经管学院教学科在本科生院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契机,按照学校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指导,以专业导论课、课程思政类教改项目、课程思政示范课为抓手,组织各系教师在专业课程建设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推动所有本科课堂的思政元素、案例和示范等建设。
二、课程思政建设具体措施
(1)专业导论课
一是引导学生思考在选专业与今后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专业道德修养,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才干,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二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独立判断,明辨是非,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三是引导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学习与实践相互促进,通过学习促进实践,通过实践推动学习,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使自己在未来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经济管理问题的专业判断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
(2)其他专业课
部分教师在做课程设计时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结合课程和学生特点,突出思政教学目标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非体系化但系统化的德育教育;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积极正能量的案例向学生传递行业精神,在课外调研活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及协作精神;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课程,激励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使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从“任务驱动式”逐渐升级成了“主动探索型”。
三、建设成效及推广应用
邀请原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颜吾佴教授作题为“经济管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的专题报告,邀请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欧国立老师为全院教师传授课程思政建设经验、组织学院教师参加教育部举办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共38人获得证书),《会计学原理》获评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公示期已结束)、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四、课程思政建设特色与创新
(1)提高思想认识,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深化课程思政内涵建设,提升课程的思政育人成效。组织全院教师积极参加教育部举办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本科生院举办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工作坊等,让教育者充分理解“课程思政”和师德修养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强化思政理论在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引领作用。
(2)发挥课程育人作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经济管理专门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3)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通盘设计有机融合,结合经管学科的独特性,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出“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路径,进一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五、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案例
(一)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公示已结束)、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会计学原理》建设特色
《会计学原理》课程组教师秉承让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全程参加本年度教育部举办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聚焦“交通强国”国家发展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交通特色,培养学生的爱路报国基因。从会计理论到账务实践,从案例分析到专题研究,从课堂教学到小组自学,全面地浸入式地融入思政元素,传承红色基因,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案例教学,深度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使教学内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思政教育,完成对学生的全面教育。比如引入京沪高铁案例,对其资产负债报表进行分析: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我国高铁发展的规模,增加民族自豪感和爱路报国的情怀;其次,对京沪高铁进行财务分析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其资金来源的构成以及债务的特点,增加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关注高铁的财务可持续发展问题。最后,涉及到资产负债表的披露质量时,引导学生遵守会计准则和法规所规定,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正、不做假账”的会计职业道德。
(二)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运输经济学》建设特色
《运输经济学》建设了10个课程思政案例,包含农村公路建设助力脱贫攻坚、艰苦创业的中国民航、飞出国门的中国民航、改革推动公路发展等内容。课程结合“马克思的交通思想”、“习近平的交通运输思想”两个案例从课程思政角度引导学生关注运输活动的社会性、公共性,强调人民为先,是学生深刻认识交通运输具有公共性、公益性,交通运输设施和产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发展需要,提升运输产品(服务)质量与水平,加快交通强国建设。
根据课堂讲授的内容以及案例分析,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与发言,就运输产品的属性,特别是运输产品的公益性与商业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阐述自己的观点,阐述如何在交通运输业如何更好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作为学生,我们能够为运输业高质量发展做些什么。
六、工作反思
2021年,学院通过邀请原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颜吾佴教授作题为“经济管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的专题报告、邀请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欧国立老师为全院教师传授课程思政建设经验、组织学院教师参加教育部举办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等举措,为全院教师树立了明确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并将其落实到教学设计和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22年,学院将进一步落实课程思政“入心”、“入脑”、“入行”之中,围绕着落实落地任务要求,围绕着课程思政的教学大纲完善,教学要点的设计等,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建设协同度、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有效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向纵深发展,以实现全面提升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