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课程思政工作总结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2021.1.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以及学校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精神(见附件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2020学年就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进行了一系列工作。下面将从我院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开展和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情况、思政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设计以及思政建设覆盖面和推广的效果这几个方面进行如下总结。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

学院制定了“以专业导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抓手”的“具有计算机学科特色”的思政建设方案。

“以专业导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抓手”的思政教育,能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结合思想教育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促进学生形成勤奋刻苦的内驱力,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增强专业课教学的吸引力,还能将成功经验快速向其它必修和选修课程辐射。

信息技术处于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地位,IT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具有计算学科特色”的思政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为国争光的使命感,抓住信息技术进步为我国带来的重大机遇,将计算机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以自主可控的国产化IT产品进行替代,解决处处受困于人的困局,确保国家信息安全。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和实施

1、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

学院对课程思政进行了总体部署,确立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开展思政建设的课程按以下四个维度组织实施思政教育。

1)设计思政元素

在教学目标中增加“课程思政”目标,探索最有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根据“课程思政”目标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活动,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2)提升教学能力

课程组定期和不定期组织集体学习,对“课程思政”深入解读,加深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及原则等的理解,提高每位老师对加强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3)建设师德师风

加强课程组全体老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每个教师都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4)完善课程评价

在课程评价中同时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达成度。

2、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情况

2019-2020春季学期以及2020-2021秋季学期,多个专业课程组将设计的思政案例融入日常教学,除了将知识、能力和价值有效融入每门课程中,针对突发的疫情,全体授课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相信党和国家,相信师生共同努力能够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在保证自身健康安全的前提下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2020学年,每门核心主干课都能做到结合各自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方法,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典型思政案例分析和设计

学院组织核心主干课教师设计了多个有参考性和推广价值的思政案例,见附件2和附件3,部分代表性案例如下。

1、直面我国操作系统落后困局,激励学生雄心壮志国家重大需求

在《操作系统》课程中,结合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尤其是我国操作系统长期处于落后状况的现实困局,激发学生勇于担当、积极投身国家重大需求的爱国热情。特别地,结合“中美贸易战”国际时局以及与操作系统及计算机系统相关的一些事件的发生,适时地穿插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时事政治,使学生明白“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核心科技是不能轻易引进的”,鼓励学生要珍惜时间,脚踏实地,奋发学习,并引导学生认清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及计算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国家重大需求所在,激励和启发学生敢于担当操作系统研发重任的热情。

2、结合死锁处理方法与中西抗疫策略,引导学生辩证看待问题对策和解决方案

在《操作系统》课程中,结合操作系统死锁问题应对策略各种办法优缺点分析,述评中西抗疫策略及优缺点,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和辩证分析问题及解决方案。首先介绍我国的抗疫策略,对比国外如英国的群体免疫策略。进一步说,我们国家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出发,采取了严防死守的策略,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取得了成功,阶段性地战胜了疫情。英国等从经济保障考虑,牺牲老弱群体,放任疫情发展,试图获取群体免疫的结果以对抗疫情。对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的看,我国从国情从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权出发,绝无可能采用此类策略。对同学而言,我们需要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占领科技制高点,提高我们自己的科技能力,这是根本。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不被别人卡脖子,也不怕被人泼脏水。大家需要学会辩证的思考问题方式,因时而异,独立思考,不能简单的嘲笑别人抄作业也不会,而是要有独立的思考精神和人文关怀。

3、树立操作系统领域图灵奖榜样,激发学生创新探索科学精神

在《操作系统》课程中,结合UNIX/Linux发展简史,适时引入操作系统领域图灵奖获得者及贡献,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4、学习“队列”数据结构,培养学生尊重公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数据结构》课程中,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广泛应用于程序设计问题求解中。在讲解队列结构时,课程组采用类比法,巧妙融入了所设计的思政元素。

1)首先让学生类比队列这种数据结构找出生活中具有队列特点的例子,学生可能会答出各种需要排队的情况;

2)提问排队的好处?说明排队即遵守秩序,可以使各项服务和工作高效进行,继而引申出每个人要从自身做起,遵守社会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5、通过讲解最小生成树算法,进行专业伦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数据结构》课程中,最小生成树是指从连通图中选择出的一棵总代价最小的树。在讲解最小生成树时,课程组采用问题驱动法,巧妙融入了所设计的思政元素。

1)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川藏铁路的总设计师,如何用最少的成本建设线路上的各个车站;

2)可以用距离、建设成本等作为参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路径中还会考虑到更多的问题比如环境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环境和算法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

3)进一步提出问题,目前的共享车、打车软件都会有行程规划和分享,这是否会涉及用户隐私问题,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手中掌握的技术更好更安全地为人服务,进而把专业伦理教育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4)就势引申出高铁修建、西气东输铺设等内容, 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6、美国限制出口人工智能相关核心算法,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

在《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中,阐述《瓦森纳协定》中美国对中国限制出口“人工智能”相关核心算法的现状以及美国对中国的“卡脖子”阴谋,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

 

 

7、分享人工智能系统被滥用的案例,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伦理

在《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中,分享当前部分人工智能系统被滥用的案例,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伦理和道德观念,正确地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技术。

 

8、讲解去IOE浪潮的必要性,鼓舞学生为国争光

在《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中,针对我国各行业核心信息系统系统长期依赖Oracle等国家数据库基础软件的现状,在理论课堂多个环节提及我国许多行业每年为Oracle支付几千万、几百万的运行维护费的现状,说明由阿里等中国互联网企业开启的去IOE浪潮的必要性,介绍我国的数据库基础软件企业,结合中美两国经贸战中,美国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封锁与控制,鼓励学生加强理论学习,为行业发展做贡献。

四、思政建设覆盖面和推广效果

1、覆盖面

《计算机专业导论》、《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等这些核心主干课涵盖了学院大一、大二和大三本科生,在这些专业核心主干课堂率先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校前三年都能接受专业课教师的思政引领。在大四学年,学院要求每个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毕设过程中以身作责,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人生感悟、事业感受,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这样的思政体系保证每个学生在每个学期都能在专业课堂接受专业教师所传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课程思政四年贯通覆盖学院全体在校本科生。

2020学年,学院在建设课程思政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王志海教授的《计算机类专业导论》课程思政建设教改项目通过结题;翟高寿老师的《操作系统》获评北京交通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操作系统》课程团队获评北京交通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等课程组也积极将课程思政融入日常课程教学中,学院思政建设成果见附件4-附件7

2、推广效果

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推广,不仅使学生受益,教师也从中获得成长。

1)学生在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受益明显

《操作系统》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增强了学生对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所处核心技术地位的认识和理解,使同学们更加认清了我国操作系统研发技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客观现状及由此造成的信息安全基础问题及国家安全困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操作系统课程的兴趣和内在动力,提高了他们学习操作系统理论知识及开展实践编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完成作业质量和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不少同学选择了具有一定挑战的实验课题并在后续课程设计、本科毕业设计等环节进一步开展科研实践和加以拓展。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各类实验报告总结部分所吐露的心声则真真切切、直截了当地反映了课程思政建设及面向系统能力培养导向的效果。不少同学坦言,有关系统类的实验课题的完成尽管“比较吃力”、“实在是不容易”、“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使他们“真正触摸到了系统”、“收获很多”、“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操作系统“概念比较抽象”的感觉也演化成为了“好像操作系统也没有那么神秘了”的顿悟境界,甚至让他们萌生了“一点成就感”或“让我学到了受益终生的知识!”、“受益匪浅的一次实验!”的超级感受!

2)教师成长

《数据结构》课程组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融合互动,将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开展不仅使学生受益,同时还带动《数据结构》课程建设和课程团队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一套思政案例库和思政教学方法,《数据结构》课程获得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所有课程团队的教师均得到成长,成为教学骨干,在师风师德方面成果显著,起到了表率和辐射作用,保证了数据结构一流课程建设成效,同时也为一流专业建设奠定基础。

 

附件清单

附件1: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方案

附件2:《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案例

附件3:《操作系统》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案例

附件4:《数据结构》课程思政示范课申请表

附件5:《操作系统》课程思政示范课申请表

附件6:《操作系统》课程思政团队申请表

附件7:《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思政团队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