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经管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总结
2020年,经管学院教学科在学校教务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学校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推动所有本科课堂的思政元素、案例和示范的建设。结合学院本科课程实际,以专业导论课、课程思政类教改项目、课程思政示范课为抓手,组织各系教师在专业课程建设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现将课程开展的课程思政建设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特色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深化课程思政内涵建设,提升课程的思政育人成效。组织教师参加教务处举办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工作坊和认真学习与实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模式。让教育者充分理解“课程思政”和师德修养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强化思政理论在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引领作用。
(2)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经济管理专门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3)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通盘设计有机融合,结合经管学科的独特性,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出“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路径,进一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开展情况
(1)专业导论课
在备课时,坚持德与才同行,融入专业导论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树立正确价值观,融入专业导论课程的专业学习导向;强化实践和锻炼,融入专业导论课程的能力培养内容。
在课堂上,一是引导学生思考在选专业与今后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专业道德修养,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才干,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二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独立判断,明辨是非,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三是引导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学习与实践相互促进,通过学习促进实践,通过实践推动学习,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使自己在未来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经济管理问题的专业判断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
(2)其他课程
《物流学》、《经济学原理》、《运输经济学》等课程从开始到结束都嵌入了课程思政育人元素。从“任务驱动式”逐渐升级成“主动探索型”。有的教师在做课程设计时,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结合课程和学生特点,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了多个突出思政教学目标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非体系化但系统化的德育;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积极正能量的案例向学生传递行业精神,在课外调研活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及协作精神;有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课程,激励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三、覆盖面及推广效果
学院在12项课程思政类教改项目结题后进行总结分析,选取课程思政示范课试点较好的思政内容进行宣传推广,以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物流学》作为2019年课程思政示范课先行试点的课程,树立了明确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并将其落实到教学设计和课程教学中,建设了6个典型案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物流管理系已将其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典型示范,组织全系教师学习了该课程的建设经验;学院大类专业基础课《经济学原理》作为2019年课程思政示范课深入挖掘了课程的德育元素,将企业行为理论与大学生创业观、经济增长理论与大学生国情观、货币理论与大学生财富等结合,建设了6个典型案例,教育效果初见成效;《物流学》作为2019年课程思政示范课先行试点的课程,树立了明确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并将其落实到教学设计和课程教学中,建设了6个典型案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物流管理系已将其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典型示范,组织全系教师学习了该课程的建设经验;《运输经济学》作为2020年课程思政示范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讨论、组队辩论、时事分析等教学方法实现思政 教学目标,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认为课堂教学强度高、综合性强。
今后,经管学院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学校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系列要求,组织全院教师广泛开展学习交流研讨,深入挖掘各门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快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努力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经济管理学院
2021年1月7日